遇到人生不如意的事,通常我們會變得情緒低落、心情煩躁、或是滿腦子不好的想法。不過有些人可能狀況要糟很久,但是有些人卻能很快就調整過來,剛才所提的不舒服反應很容易就煙消雲散。我們會說能夠很快地調整恢復的人,他(或她)們的EQ比較高。
但是我們更加關心的是:「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卻會有如此不同的反應呢?」其實高EQ的人看待不如意事件的想法,的確是具有一些特點,這些想法上的特點讓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時,能夠很快地調整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想法,不僅改變了當時不舒服的情緒、很快地恢復,並且從挫敗中學習與成長。
高EQ的人看待事情的想法具有下列三個特點:1、足夠的思考彈性度 2、同時考量正面與負面的訊息 3、能從負面的事件中看到帶來的正面價值。我們分別舉賴英里、史英、與盧修一等三位先生小姐說過的話,進一步來說明這三個想法特點。
特點一:足夠的思考彈性度
紀伯侖寫過一本書叫【先知】……
它說,所有工作都空洞,除非工作中有愛。如果你漠不關心地烤麵包,就只能烤出讓人半飽的苦麵包。 如果你心懷厭惡地榨葡萄,你的厭惡就會釀出酒中之毒。
很多人覺得工作很辛苦,但如果能夠換一種方式,或換一個角度來想,對世界上任何工作、事情就會有另一番看法。(賴英里)
相對於彈性的思考就是僵化的想法。當我們面對問題時,對事情的角度看法越有彈性,就越有機會找到最棒解決問題的想法。同時由於思考的彈性度較高時,也比較能吸收外界提供的有利想法。
特點二:同時考量正向與負向的訊息
那天晚上我教二年級女兒認五線譜,反反覆覆花了兩個小時,她卻連Do跟Mi 都分不清楚,又教了一個小時她的眼珠都跑到肚子上去了,還是分不清處Do和Mi,結果我太太衝進來把女兒抱走,叫我不要這麼整小孩。
我獨自一個人坐在客廳,萬念俱灰,心想怎麼會這麼倒楣,生了這樣白癡的小孩。
不知過了多久,我腦中突破閃過一個念頭,覺得這孩子,至少出門不會迷路,也會寫自己的名字呀!難道到六年級甚至中學的時候,還會連Do都不認得嗎?為什麼必須是今天晚上?
如果我們能把眼光放遠……(史英)
通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腦子馬上會浮出不好的預期想法,如果你只讓負向想法佔據你的腦子、或是你的正向想法要好久以後才會出現,哪麼你要付出的情緒代價就會很大,你會因此而感到較強烈的不舒服情緒,而且不舒服的時間也會延長。以史英先生為例,原先對女兒失望的情緒就是因為能注意到女兒的一些『早已存在』的能力,因此情緒才轉好。
特點三:能從負面的事件中看到帶來的正面價值
八十四年八月初我到台大醫院開刀。
以前我以為自己的身體還不錯,所以在很多場合都表現出義無反顧、勇猛向前的風格,一下子躺在床上以後,覺得整個世界都變了……
我這一次生病,還有一個最大的體會就是:以前疏忽的事情,這次反而看得很清楚。
再來我將慢慢拾回曾失去的一切,例如我的健康、家人間的親情,還有對事務的包容心。
所以,我這次生病,也許是因禍得福也說不定吧!(盧修一)
如果遇到事情時能延宕一下心中的衝動,不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聚集在事情可能帶來的傷害或威脅,我們就可以思考一下:難道不順利的事情對自己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嗎?沒有帶來一丁點的好處嗎???當我們能看到負面事件帶來的價值的時候,似乎不如意的事情就沒有那麼地令人感到挫敗!以盧委員為例子,同樣是罹患癌症,有些人就只能激動不平地一再抱怨老天:為什麼?為什麼是我罹患絕症呢?然而盧委員卻能從中看到正面的價值,而認為說不定這是「因禍得福」!
人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在所難免,重要的是不能讓不如意的事打敗了自己!當自己因不如意,而身陷情緒的困擾的時候,不妨參考前面三點,讓腦子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動一動,快快地讓不舒服的情緒煙消雲散。如果是對自己好的事,為什麼不試試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