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所
桃園所
新竹所
深圳所
預約查詢
低品質與好品質關係的伴侶樣貌
2023/08/15 陳瑋欣

好品質關係的伴侶與低品質但又能維持穩定關係的伴侶模樣哪裡不同?

三個人無聲地坐在餐桌上吃飯,關係冷漠,無話可說

📉 什麼是低品質但穩定的關係?

低品質與好品質關係的伴侶樣貌


在談好品質關係的伴侶樣貌之前,先來談談低品質但又能維持穩定關係的伴侶模樣。

其實這種伴侶是常見的,尤其常見於60年代之前的伴侶,在那個難以離婚遠離關係的社會氛圍下,婚姻關係的存續遠比其中的關係品質更重要,許多人離不開痛苦不已的關係,只能善盡職責的撫育孩子,做好婚姻中的角色,或想盡辦法逃離角色責任,

就是絕對不會離開關係,持續直到老年。

低品質穩定關係的伴侶,就是雙方對於關係的好壞、親密度的高低及關係投入程度的期待都不高,即使激烈吵架或相互傷害也不會影響到關係的存續問題。

所以,他們通常只求關係能穩定存在即可,就算關係疏離,彼此早已沒有話講,或是每天轟轟鬧鬧,所有雞毛蒜皮的事都可以吵,只要日子還能過得下去就好,這樣的關係樣貌就是維持低品質但只求關係存在的伴侶。


這裡舉一個例子來看伴侶關係中常見的狀況,有時候,只求關係存續是一種長期伴侶互動之後的結果,可能其中一方期待另一方能更投入,更親密,另一方卻始終無法符合這樣的期待,

失望的一方以及被期待的一方都陷入痛苦,但因為關係消失遠比期待落空更加的痛苦,最終找到的平衡可能是降低期待,維持低品質但關係穩定存續的狀態。


💔 小珍的故事:從期待到失望

小珍是個情緒起伏較大,做事勤快的家庭主婦,她來尋求諮詢是因為對丈夫無比的失望,並起了離婚的念頭,但一想像離婚後的生活卻又痛苦到無法度日,因此前來尋求諮詢。


小珍說:「結婚前,他最吸引我的就是那個單純的個性,雖然他比較木訥,但是看到他努力踏實又孝順父母,我曾經覺得很可靠,認定了他就是可以白頭偕老的人」。

走進諮詢室,小珍坐下來談起自己的先生總是流露出無奈的表情,談起自己則是委屈的潸然淚下。


昔日的好,已成為今日的怨


🔁 為何難以調整對伴侶的期待

小珍說:「婚前他的優點,現在我看起來都覺得很可恨!我需要他的時候他聽不懂我的意思,我希望他顧一下孩子他竟然邊滑手機邊餵奶,孩子都吐了才發現,

不僅如此,我希望假日能一起帶孩子出去走走,他很不情願還要求我每週都應該要跟著回家陪他母親,我們每次都會為了這些事情吵架吵到半夜,他總是說我太強勢要求太多,說我婚前明明很溫柔,

現在小事也要責備他,難道真的是我要求太多嗎?」小珍說到這裡既難過又委屈,認為自己為了給先生有個溫暖乾淨的家,努力做家事煮三餐照顧孩子,卻被先生嫌棄,小珍覺得自己總是不被理解,

先生也因為害怕吵架而常以工作忙碌為由變得更不願意待在家裡,兩人關係越來越冷漠,甚至覺得關係已經走不下去了!


小珍說:「我只是希望有個雙方能互相扶持的屬於我們自己的家,不是只是一個孝順他母親的家,但他只有他母親的事最勤快,家裡的事他就很消極,總要我催促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難道真的是我太強勢? 但我的期待有錯嗎?


諮詢師:嗯,你真的很希望你先生更主動一點投入你們的婚姻裡


小珍:是啊,不然我跟一個工具人結婚幹嘛?

但只要在他母親面前,他就變得很主動,對他母親噓寒問暖,當個孝順的兒子,對我就是常表現出不耐煩配合我命令的樣子,到底把我當什麼了?


諮詢師: 你似乎也不想這樣對他,但看到他被動的模樣也忍不住想要求他


小珍: (開始哭泣)我真的不想討厭這個人,但我覺得他更愛他媽不是我!


沒想過也做不到的期待調整


其實,小珍從來沒有想要對對方調整期待或降低期待,因為對對方降低期待就等於失去了對人生的殷殷期盼,怎麼說呢? 

在小珍過去的成長經驗裡,她總是被母親高壓的控制,她很少有機會關注自己的感受,她認為只要努力付出努力做出好表現就能得到愛,否則就可能遭受母親的嫌惡,這是她從小到大的關係劇本。

小珍成長後,她找到了一個對她忠誠又順服的伴侶,這樣的人給她極高的安全感,再也不用擔心可能有被拋棄的危險,迴避掉心底最大的恐懼,

並認為只要在關係裡不斷不斷地努力就能得到她過去一直得不到的東西:「被穩定的關愛與支持」,

小珍認為只要改寫了過去的關係劇本,就能在一個相對好的關係裡彌補過去得不到的愛,因此小珍找到了看似理想的伴侶,期盼著在婚姻中也是努力再努力的做好自己的角色,

她以為先生那樣踏實孝順的模樣也會複印到與自己共組的家庭裡,深切期盼先生能跟自己一樣為了家庭為了對方而努力改變,

因此就看不見也無法接受先生原本的模樣與來自原生家庭的侷限,這樣期待的方向最後只會得到對對方更強烈的失望。


與其面對更大的恐懼,不如選擇恐懼相對較少的生活


後來小珍怎麼面對這樣的困境呢? 她談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離婚遠比留在痛苦的關係中更可怕,離婚可能要面對愛批評的母親,還要馬上面對的是孤立無援的自己,

小珍一輩子就是在極力避免孤單,想到這種處境幾乎讓她難以承受。

後來小珍開始學著降低對先生的期待,也開始理解到先生人生的困境就是在心理上離不開深愛的母親,但那樣的行為就會顧不了小珍的感受,

小珍逐漸放棄得到先生的愛,認為自己人生中最終也不會找到比先生更好的人,能找到一個還算顧家聽話的先生應該要滿足,因為至少比原生家庭的姊妹的婚姻好上許多。

在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中,小珍漸漸不想再要求先生太多,先生仍舊一貫原本的模樣,只是妥協小珍可以不用每周回去看母親,兩個人的關係衝突平緩了許多,

但因為常各過各的生活,小珍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陪伴孩子上,也漸漸覺得比起婚姻關係,好好的跟孩子相處更重要;

先生則忙於工作與母親之間,兩個人的話題也越來越少,形成了話不投機半句多,但穩定存續的低品質關係。


那麼,好品質關係的伴侶又是什麼模樣呢? 我們大致可以分成三個特點來說明:

📚 好品質關係的三個特徵


一、好品質關係的伴侶吵架有分寸:

伴侶不可能不吵架,但好品質關係的伴侶吵架是有分寸的,即使吵得不可開交,仍會給對方台階下,也不會用羞辱對方和威脅結束關係的話語來吵架;

他們比較不會用破壞關係的語言,吵架雖然可以宣洩情緒但仍然會維持話語的底線與分寸,因此有分寸的吵架意味著:


(1) 好品質關係的伴侶在「激烈溝通」時,不會進行人身攻擊、輕蔑或是以過度負面詮釋的方式,惡意解釋對方行為的動機,因為這些都會使溝通失焦。


(2) 好品質關係的伴侶在溝通時較不會退縮與逃避,許多伴侶因為覺得吵架很累或很焦慮,因此選擇迴避溝通,導致各自宣洩完情緒,

從來沒機會沒有好好談及重要議題;重視關係品質的伴侶,會想辦法或找時間說清楚自己在乎的觀點,

避免心中產生疙瘩,透過努力溝通彼此內在的情緒,感受到交流與在乎,如此,疙瘩才比較不會變成關係不安的種子持續發酵滋長。


(3) 好品質關係的伴侶在溝通時,彼此都知道需要說出自己的需求,但同時也知道對方也有自己的立場,因此不會急著想控制或說服對方。

溝通並非為了要贏,而是為了創造共識,為了能更好的合作,

因此伴侶需要具備清楚傳達自己想法的能力,也需要具備傾聽並願意努力理解對方的能力。


二、好品質關係的伴侶具有和好的能力:

許多伴侶很會攻擊對方、自我防衛,但沒有能力和好,也就是沒有修復關係的能力。

重視關係品質的伴侶在長期的關係磨合下,會有自己和好的方式,會建立出屬於彼此爭吵後和好的默契。


三、好品質關係的伴侶願意為了維持好的關係,嘗試做沒有把握的事:

他們比較願意嘗試各種增進關係品質的行為,忍受過程中產生的不舒服感。

例如:有人對於說出需求是很困難的,但為了避免傷害關係,願意調整自己的害怕


關係可以練習

也值得被修復

心理師陪你

找回親密與支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