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我媽多次回憶我的幼時發展,她很驚訝我在3歲時才向鄰居學會說話。這並不是感人的發展遲緩或早療故事,而是《父母的語言:3,000萬詞彙塑造更強大的學習型大腦》書中描述的情況。
研究顯示,高社經家庭3歲孩子平均聽到4,500萬字詞,而低社經家庭同齡孩子僅聽到1,300萬字,差距高達3,200萬字。為了彌補這種早期語言環境差異,提出了「3,000萬字倡議計劃」,希望將學前教育前移到嬰幼兒階段,並指導父母提供豐富的親子互動與語言刺激。
🗣️ 嬰幼兒語言發展與正向互動
3,000萬字是指父母與孩子的總說話量,不是不同詞彙的數量。孩子長期被責備或否定,會深信自己一無是處,進而影響未來學習與自我價值感。
研究顯示,高社經家庭孩子4歲前聽到66萬個正向字詞,而低社經家庭僅10萬個,且伴隨大量負面語言。親子共讀與正向互動對嬰幼兒語言發展及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 3T原則:Tune in、Talk more、Take turns
Tune in 是正向關注,與孩子在同個頻道。父母應降低身體高度、眼神跟隨孩子,表達出好奇與關心:「你想玩火車啊。」這是幼兒教養中增進親子連結的基礎。
Talk more 是多說話,且要說有內容的開放句子,例如:「現在要刷牙啦,誰先來呢?」、「找你的紫色牙刷,爸爸的是綠色的。」這能豐富孩子的語言輸入。
Take turns 是輪流對話,是啟發兒童心理發展和大腦能力的關鍵。日常開放式互動比簡單問答更有助於早期教育和語言學習。
📱 關掉電子產品,增加真實互動
3T原則的第四項建議(4T)是 Turn it off,理由很簡單,電視、平板與手機全然違背3T原則,孩子需要真實的社會互動,手機不關註、不交流也不輪流,只能使孩子麻木與安靜。關掉電視與平板,因為電子產品無法提供真實的親子互動與語言刺激。父母的陪伴與對話才是嬰幼兒語言發展與早期教育的核心。
想提升孩子的數學或語言能力,不在於看多少卡通或聽多少音樂,而在於親子共讀、日常對話與有品質的互動。
回憶過去追的電影和劇未能使我們精進英語、法語、日語及韓語,自然難以期待手機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表現。
貧富不均的社會裡,中產階級家庭正為子女教育傾盡全力,在進入最貴的全美語幼兒園之前,父母被賦予更多責任,也因此找到方向和著力點,追隨孩子、對他說話、聽他說話,孩子幾歲都不遲。
更多關於嬰幼兒語言發展與親子教養策略
心理師提供早療與兒童心理發展的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