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情兩難:玫瑰的故事
之前陸劇《玫瑰的故事》熱播中。玫瑰果斷離開初戀情人,開始追尋新的生活。在新的城市裡,她投入研究所學習,並結識同校學長方協文。方協文對玫瑰一見鍾情,沒有熱烈追求,而是以製造巧遇和安排玫瑰住進同間公寓的方式默默接近她。
經歷過轟轟烈烈的愛情後,玫瑰領悟到平凡的幸福也是愛的一種體現,因此接受了方協文的求婚,並陪他創業。然而婚後,方協文以「保護」之名行「干涉」之實,讓玫瑰逐漸陷入愛情兩難。
🏠 當愛變成枷鎖:婚姻裡的親密關係困境
婚後,方協文擅自替玫瑰辭去工作,並接來母親名義上照顧她,實際上卻是「看管」。除了婆媳問題,方協文的猜忌與控制讓玫瑰逐漸消沉黯淡,甚至在生下孩子後,完全被困在「太初媽媽」的角色裡。
這種以愛之名的控制,是親密關係中常見的高控制行為。他們常說:「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甚至情緒勒索,實際上是害怕失去對關係的掌控。
💔 愛情兩難:以愛之名的控制
在親密關係中,早期關係創傷可能讓人低自尊、缺乏安全感,甚至用限制伴侶行動來維繫安全感。方協文害怕玫瑰太過艷麗,會吸引別人目光,因此不愛她打扮,最好只待在家相夫教子。
然而,愛不該成為束縛,愛情兩難的核心在於:伴侶想保護,卻剝奪了自由;想靠近,卻忽視了彼此需要界線的心聲。
🌱 從玫瑰的故事,看如何找回自我
劇中玫瑰最終選擇掙脫荊棘,勇敢離婚,提醒我們在任何親密關係裡,自我價值和自由都不可忽視。
若你在愛情或婚姻裡感覺失去自我,或總是被對方的「為你好」綁住,應嘗試理性設立界線。如果問題持續無法改善,建議尋求心理師或伴侶諮商的協助,釐清愛情兩難背後的親密議題。
如果你也在親密關係中陷入愛情的進退兩難,
我們可以陪你找回屬於自己的自由與價值。
玫瑰的故事提醒我們,愛應該讓人綻放,而不是被束縛。
如果在親密關係感到困惑
心理師可以陪你釐清感受、設立健康界線